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速递|第四届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7日 09:56     点击次数: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强化教育目标导向、优化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促进数字技术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助推课程思政内涵式发展。为“推进教育数字化”,助推档案学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11月23日,第四届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在山东大学顺利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辽宁大学、吉林大学、湘潭大学、郑州大学、河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及山东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聚焦“数智驱动的档案学课程思政建设:理论与实践”议题作专题研讨。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档案学系主任李颖教授主持研讨会。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黄霄羽教授作主题报告《课程与思政的融合之策》。报告分为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突出问题、融合之策、成效三部分,从课程思政团队、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思政教学场域、课程思政建设平台的角度出发,指明了档案学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策略,认为课程思政融合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强化了教师教学、科研、育人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同时推动了社会发展。

EF1D6

辽宁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赵彦昌教授作主题报告《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长征档案编纂与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长征档案与长征档案编纂成果,指出探讨课程思政视域下档案赋能长征精神,是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融入档案学专业教育的重要举措。当前,红色档案研究是时代赋予档案事业和档案学的新课题,利用长征档案讲好红色故事、诠释长征精神,是档案学课程思政实现文化育人功能的有益尝试。

AAF33

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主任邓君教授作主题报告《兰台万卷纳乾坤,锻思淬心赓续长—档案学基础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研究》。报告从《档案学基础》课程的特点出发,强调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档案学基础》作为带领学生走进档案学专业的入门课程,能为后续打造档案学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奠定基础。报告中介绍了吉林大学《档案学基础》课程思政建设模式,这一模式在教师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均有所创新,为高校进行档案课程思政融合提供了思路。

A5091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电子政务系主任陈艳红教授作主题报告《<档案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与实践》。报告从课程思政建设背景、建设策略、建设问题出发,深入阐释了《档案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科学定位、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等,同时指出在《档案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缺乏教学效果的有效评价、专门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以及教师投入、教学资源等的充分保障,未来课程思政建设将从以上方面入手逐步完善。

C74D9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孙大东副教授作主题报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本科课程思政效能提升中的机理研究与实践创新》。报告指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紧密结合档案学科知识特点,有机融入思政内容,将立德树人目标、思想政治工作根植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同时注重切实构建档案本科育人体系、加强档案本科课程教材建设、创新档案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深化改革档案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等,有效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档案课程思政建设的水平。

EAE61

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闫静作主题报告《TBL教学模式下的档案管理学课程设计与思政融合》。报告从TBL教学模式特点出发,分析了《档案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全程融入TBL课程设计的有效举措,并基于《档案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三方面原则提出了课程思政设计的“五步走”战略,在课程教学中深挖思政元素、在评价体系中融合思政要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B4E58

李颖在总结发言中对各高校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她表示,数智时代背景下,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任重而道远,档案学科应当立足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充分发掘和整合档案学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创新发展路径,进一步推动档案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1091BE

山东大学于2021年、2022年、2023年(与天津师范大学联合举办)连续举办了三届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发布了《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宣言》,发起成立“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联盟”,出版《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在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中主动对接国家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要求,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未来,山东大学档案学团队将继续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强化价值引领,培育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档案专业人才。

(文/晋琬茹 图/李江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