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系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系概况 >> 学系简介

山东大学档案学专业创建于1982年,1996年历史文化学院建院时成立文秘档案学系,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2017年9月,档案学科列入学校的“学科激励计划”。目前本专业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本科——研究生培养体系,同时拥有“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学位点,是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员单位之一。档案学专业是管理学门类下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档案学专业学生刘佳慧获山东大学第八届学生“五.四”青年科学奖

近年来档案学系共承担国家社科规划项目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项,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1项,省级社科项目5项,省级重点教研项目1项,承担及参与各级各类横向课题30余项,在中外档案理论与历史、信息资源管理、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档案学专业老师参加国际档案理事会2019年年会

在人才培养方面,档案学系把创新创业理念与专业教学实践相结合,致力于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和信息素养,具备先进的档案文件与信息资源管理理念、知识与技能,面向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档案学专业学生到信息服务企业参观学习

档案学专业学生科创团队参加全国比赛进行课外创新作品展示并获奖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学生既可以在档案学、图书馆学、文献学、历史学等相关研究领域继续深造,也可以在各级政府机关、档案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其他文化事业机构从事相关专业工作。近年来毕业生整体就业率高,就业单位满意度高。

档案学专业学生赴第一历史档案馆参观考察

档案学专业学生赴浙江省档案馆参观考察

学生就读体验

陈建,2005级档案学专业本科生,现为学院专业教师。

“无论沧桑岁月长,哪怕海角与天涯,魂牵梦萦的眷恋,我的山大我的家”。每当听山大校友之歌的时候,心中总充满了感动,也让我想起人生中那段最宝贵的时光和青春年华。2005年7月,得知考上山大的消息后我失眠了——因为兴奋和喜悦。进入山大后,兴奋和喜悦渐渐隐去,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让我有些迷茫和不知所措。在学院老师的指导下我很快调整自己,投身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刻苦学习,兼职做家教,赴内蒙古大草原社会实践,在科学会堂出演英语话剧,在学院迎新晚会跳斗牛舞……我的心智和灵魂不断成长成熟,更加学会了实干,懂得了坚强,明白了感恩,收获了友谊。

历史文化学院学术氛围活跃,大师云集,藏书丰富,为大家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成长成才提供了绝佳的舞台。学院注重发展和培养具有过硬综合竞争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至今记得学院老师的嘱托——“你要有亮点,如果你是人才,未来无忧”,“如果你对社会有用,你将十分快乐”。如何找到你的“亮点”和“快乐”呢?欢迎报考山大历史文化学院!

孙嘉睿,2013级档案学专业本科生,本科毕业推免至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现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博士学位。

2017年,我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档案学专业,在读期间获得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 山东大学“学生年度人物”、国家奖学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生、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表彰。本科毕业后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于2019年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目前,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信息研究系获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在这里就读的四年,是我在老师们的关爱下学着去树立目标并为之脚踏实地努力,进步提高最快的时光。学院科学化、体系化的学科和课程设置,为我今后从事学术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国际化的交流项目,使我有机会到世界名校了解最前沿的学科动态;丰富且有价值的学生活动,让我可以在学生会、各类社团中得到全面发展……回首本科四年,历史文化学院给予我了无限的可能,让我可以成为入学时从未设想过的自己。

王昊,2016级档案学专业本科在读,现已保送至中山大学硕博连读。

还有半个学期就要向山大道别,也要跟历史文化学院的老师同学们说一声再见了。感恩母校为我提供了汲取知识、拓展视野的广阔平台,感激学院每一位教师的辛勤耕耘,更感谢团委老师在学生工作上对我的指导帮助。是他们让我从大一新生,成长为收获知识硕果的毕业生。这里是知识的海洋,不懈追求的我收获了国家奖学金等多项荣誉;专业老师在授课之外也不忘提醒我多阅读,善交流,勤思考,一点一滴积累的专业素养让我多次获得发表论文的成就感;团委老师的谆谆教诲,使我领悟如何在学院学生会主席和校会科技创新部部长的岗位上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山大校训有云:“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进入山大,来到历史文化学院的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学校“文史见长”的底蕴,以及历史学、档案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和文化产业管理五大学科相互沟通交流的学术魅力。希望2020级的学弟学妹能够在山大,在历史文化学院,成长为“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