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前沿 >> 正文

孙允明副研究馆员谈“档案安全保管保护技术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9日 20:09     点击次数:

2019年4月18日下午,山东省档案馆档案保护处副处长、山东省档案系统领军人才孙允明副研究馆员莅临我院长风讲坛●兰台论坛,作了题为“档案安全保管保护技术研究与实践”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是长风讲坛●兰台论坛第20期,由历史文化学院霍艳芳副教授主持,档案学专业毕牧老师及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共50余人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报告伊始,霍艳芳老师介绍说,为了扩大学生的眼界,档案专业一直有个到档案部门参观学习的传统,山东省档案馆为我们师生提供了很多次“走出去”见世面的机会。伴随着“走出去”,《档案保护技术学》这门课开始“请进来”,去年邀请了山东省图书馆古籍修复部的杨林玫老师讲古籍修复的知识,这次有幸邀请了山东省档案馆档案保护处的孙允明老师讲档案安全保管保护方面的知识。希望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理论要点。

报告中,孙老师首先介绍了山东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概况,并提到山东大学是为山东省档案工作输送人才的中坚力量。接下来,孙老师为大家介绍了档案保护技术研究档案制成材料变化规律和保护档案的技术方法两部分内容,解释了档案制成材料是指承受并反映档案内容的物质材料的概念,物质材料是由承受档案内容的载体材料和反映档案内容的记录材料构成,详细列举了档案的载体材料和记录材料种类,并进一步解释档案制成材料的变化内因在于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外因是档案保护的环境因素,提出了寻找档案保护的技术方法是档案保护工作者更重要的任务。最后借用典故强调了在档案保护工作中,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千万不能等到错误的判断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

随后,孙老师围绕档案安全保管保护技术从四个方面问题展开。第一,是档案安全保管的物质条件。档案安全保管的基本物质条件是保证档案完整、安全保管的重要基础,包括档案库房建筑、档案库房设施设备、档案装具类型与特点和档案库房安全管理四部分内容。孙老师介绍档案库房建筑应遵循适用、经济、节能环保、美观的基本原则,满足“九防”要求。孙老师以图表和图片的形式为大家介绍了档案综合智能监控系统构成,档案装具分类、特点及使用要求,库房管理要求、库房编号规则、档案装具的排放与编号、档案实体的保管和档案的安全检查等内容。

  1. 孙老师对进馆档案霉菌防治方法研究与实践进行说明。从新接收进馆档案防治方法研究的依据展开,分析了近年新接收进馆档案现状,举例说明了部分档案馆对进馆档案除尘灭菌处理方法的选择,并介绍山东省档案馆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新接收进馆档案霉菌除尘灭菌实践情况。孙老师回顾了他近年来在档案霉菌防治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提出了今后在档案安全保护方面加强的方法和措施。

  2. 在档案库房温湿度调控方面,孙老师以不适宜温湿度会加速档案变质、对档案物理性能产生影响、可能促发生物危害等为例说明温湿度调控的重要性,介绍了部分防高温和防潮湿的措施。

第四,围绕档案库房防光、防尘与防有害气体等内容,孙老师为大家普及了光化学效应和光的热效应的原理以及它们对档案产生的不良后果,介绍了档案库房防光的主要措施,且以国家博物馆文物库房灯具控制方式为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在防尘与防有害气体方面,孙老师说明了档案保存场所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大气污染物和保存场所内部,分别提出防尘和防有害气体的主要措施,并进一步拓展了档案馆防火、防盗等的主要措施。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就档案馆库房分级、同一全宗不同载体档案的保管、档案学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档案工作人才招聘中占有的优势、“档案砖”和圆珠笔字迹洇化之类受损档案应如何处理等提出问题,孙老师根据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一一解答,在场师生表示受益匪浅。

霍艳芳老师在进行报告的总结分享时表示,孙老师用切身经验告诉大家脚踏实地做出来的东西才有说服力,并进一步总结说档案保护技术学的发展离不开档案学理论和档案学实践的共同努力。同学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报告,不仅开阔了视野,对档案保护技术学也有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认识。

(责任编辑:毕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