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钱毅应邀为我院师生作题为“基于三态视角的档案资源观与保管观重塑”的专题报告(线上)。此次报告是“数据+”实践大讲堂第6期(兰台论坛总第31期)。报告由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曲春梅教授主持,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导师、文秘档案学系师生50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钱教授的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三态”理论的介绍,第二、三部分运用该理论分别对档案资源观和档案保管观进行了重塑。在三态理论介绍部分,钱教授结合实例阐释了“三态”“两化”的具体内涵,并概括其衍化出的一系列变化。三态包括“模拟态”“数字态”和“数据态”,针对每一种态别,详细讲述了其概念、管理对象、工作内容、技术应用等方面,并介绍了“三态”下各自的研究问题。其次,钱教授提出“三态”间转化的“两化”过程,即模拟态向数字态转化的“数字化”以及数字态向数据态转化的“数据化”。再次,钱教授介绍了“三态”对象分化导致的一系列变化,包括原件概念、归档对象、管理体系、保存策略的变化。基于第一部分对“三态”理论的阐释,钱教授进而展开了对档案资源观的重塑,包括对档案资源宏观管理理念、描述标准演进逻辑的介绍和对资源体系重塑的阐释。最后是档案保管观的重塑,钱教授介绍了保管的相关概念、描述标准演进逻辑和资源体系的重塑。
在讲座后的互动环节,师生们就数据治理大环境下档案学专业学生应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数据态信息有序化管理等问题与钱教授进行了交流。曲春梅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钱教授的精彩讲座使我们对档案对象管理空间从模拟态到数字态再到数据态的演化路径及资源观和保管观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三态两化”视角下的档案资源和档案保管活动有了新的认识,对档案管理对象和档案工作实践有了新的思考,她鼓励同学们要不断学习,积极了解掌握最新学科发展前沿。

(文/丁越 海报/闫月娟 责任编辑/毕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