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6日至18日,第四届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曲阜师范大学召开。我院刘旭光教授、谭景玉副教授、孔勇博士,2015级硕士研究生程广沛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期间,刘旭光教授主持了分组会议,谭景玉副教授、孔勇博士和程广沛同学作主题发言,孔勇博士代表研讨组作大会学术总结发言。

刘旭光教授(左一)主持会议
谭景玉副教授作了题为《清代衍圣公对地方司法的干预述论》的主题发言,以曲阜县、山东省内其他各地、省外三个层次论述了衍圣公府对各地司法的干预,分析史料表明,衍圣公府的司法审判虽独立于清代地方司法体系之外,但仍受到最高统治者的控制,并未影响到清朝在司法领域中央集权的水平。
孔勇博士以《“谱身”兼“谱道”:清代衍圣公宗族意识的表达和实践》为题,立足于孔府档案所藏孔氏族谱,并结合时人论述,重点探讨清代衍圣公如何阐释阙里孔氏独特的宗族意识,以及怎样通过纂作谱牒而将其付诸实践。通过“考世系,叙尊卑”“锄非种,辨窜冒”“道法即家法”三部分阐明了“谱身”只是表面功用,“谱道”才是终极指向的观点。孔勇博士在闭幕式上代表研讨组作大会学术总结发言。

孔勇博士(右一)总结发言
程广沛同学结合孟府档案作了题为《孟子及其家族的文化记忆》的发言,从孟府的档案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介绍了孟府、孟庙的建筑遗产和孟子留下的思想财富以及孟母的母教文化等。

我院参会师生合影(左起:孔勇、刘旭光、谭景玉、程广沛)
本次会议由《清史研究》编辑部、孔子博物馆与曲阜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及孔府档案研究中心承办,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充分挖掘以“孔府档案”“巴县档案”“南部档案”等为代表的地方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地方档案整理与研究的能力与水平。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同志社大学、中国三峡博物馆等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档案、文博系统的12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
会议为档案学、法学、史学界的专家学者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学术平台,与会学者以近年来发现的几种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地方档案研究为切入点,交流在各类地方档案中的学术发现,探讨当前地方档案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受到业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社会科学报》以《深入挖掘地方档案学术价值》为题头版报道了本次会议的盛况。
(文:程广沛 责任编辑:毕牧)